隨著我國鎂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鎂合金材料的應用逐步擴大,除了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交通領域應用外,大眾生活中也出現了如電腦、手機、相機等越來越多的鎂合金應用產品。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的心中有這樣一個“鎂”夢:早晨,鎂鬧鐘響,起床,打開鎂衣柜,推開鎂窗戶,吃一片鎂維生素,美好的一天從此開始。 他的目光中依稀閃爍著“鎂好”的憧憬,期待鎂應用領域可以無限擴大,鎂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談起鎂,潘復生的話匣迅速被打開,對于我國鎂產業的發展與存在的問題,他向記者娓娓道來。 材料研發與產品應用需要鏈條化發展 鎂因其重量輕、節能、可回收等優點,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工程材料。近些年,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我國鎂產業在材料發展和關鍵技術創新方面取得巨大突破,但依然存在材料的研發與產品的應用嚴重脫節等關鍵性問題,阻礙了鎂合金材料更大規模的應用。潘復生告訴記者:“影響鎂產業發展的原因有很多,但材料的研發與產品的應用脫節是影響鎂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彼J為,缺乏鎂合金產品設計開發平臺,上下游很難連接起來。比如,在汽車應用領域,鎂合金座椅、電池箱、輪轂等產品,產品的設計和材料的開發嚴重脫節,一旦汽車設計完成后零部件材料的選擇和更改就沒有太多余地,這種情況下新材料的應用不僅難度大,同時還造成資源的損耗與浪費。 針對材料研發與產品應用脫節的現象,潘復生在多年實踐中有著深刻的感觸和思考。他對記者說,解決這個難題應該從產品開發及設計環節開始,強化材料研發人員在設計階段的參與,形成“材料研發+產品設計”鏈條一體化,確保材料研發與產品應用并行。潘復生進一步解釋,目前,雖然國內從事鎂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院校較多,但鎂合金材料與產品一體化設計比較少,導致材料研發單位對產品應用并不十分了解,產品設計與材料應用出現脫節。所以,材料與產品中間需要一個鏈條來連接,為鎂的推廣應用提供良好的支撐。如何讓汽車等鎂產品應用行業與鎂合金材料研發行業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鎂產業發展鏈條,任重道遠,需要鎂業界和鎂產品應用行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 如何讓產品輕量化在設計過程中能與材料研發有效結合,潘復生談了自己的幾點看法:一是國家層面支持“材料研發+產品應用”一體化工程;二是鼓勵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大企業和國有企業參與到鎂行業來;三是輕量化的應用要出臺更多的強制性標準。 鎂產業發展需要實現資源共享 為了促進鎂合金的研究開發與應用,我國在近幾年一些專項計劃中對鎂合金的研究給予了大力扶持,在重慶大學成立了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注高性能鎂合金材料和新工藝技術的研發,使一批新材料和制備加工關鍵技術得到突破并實現工業應用。但潘復生認為,國家的大力支持盡管為鎂研究開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鎂產業發展缺乏大企業參與,在輕量化政策方面也有待完善。他說,材料行業越大效益越好,管理成本分攤會降低。資源共享也是一個鏈條效應,當資源無法實現共享時,會導致成本上升,所以,鎂產業的發展急需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企業參與推動。當前,云海金屬與寶鋼合作就是很好的典范,如果順利運行將對鎂產業的跨界發展產生重要的示范作用。 對于輕量化政策,潘復生說,用戶對輕量化的需求沒有完全體現到生產過程中,這與國家對輕量化政策的支持程度和政策科學性有一定的關系。例如,對于汽車而言,一方面要求輕量化,另一方面國家支持政策并不配套,導致推進過程有時為了獲得補貼還要增加重量。推動鎂合金在汽車輕量化中的應用需要國家支持的政策進一步配套與科學化,特別需要政策的強制性推進,比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應該有強制性的輕量化標準。 “我國目前的輕量化缺少‘量化’的政策,輕量多少?怎么獎勵?這個政策并未詳細說明。對于如何激勵國有大企業參與到鎂研發、鎂應用當中來,這些具體的實質性的問題需要宏觀層面上的‘國家行為’來把控。只有做到資源、政策和技術有效共享,鎂產業才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期?!迸藦蜕鷮τ浾哒f。 高質量鎂合金標準才能提升鎂產業國家競爭力 潘復生說,鎂合金產業的快速持續發展急需一批高質量的鎂合金標準。國家在標準領域一定要應加大資金投入,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就不可能推動標準的高質量發展。 潘復生說,只有重視標準,才會推進材料研發、產品應用和工藝技術同步提升。不管是鎂合金標準還是其他金屬標準都需要國家加大力度支持,不然對金屬產業影響極大。為了提升標準質量,企業界和學術界的聯系也有待加強。目前的現狀是:鎂學術會議,鎂企業家參與度低,鎂業會議科學家也不愿參與。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現有鎂企業創新需求低。比如,一些鎂行業的民營企業如果有10%的利潤,就不再進行投入,安于現狀,對再投入提升技術工藝的認知水平停留在低端上。這種現象對于制訂標準肯定也會造成一定影響,若國家重視標準的投入,提高標準的門檻,必將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 我國鎂行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缺乏提升技術工藝水平的積極性。某些企業家認為,這都是理論層面的事情,殊不知只有把標準、技術、工藝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更大的成果。潘復生表示,行業內缺少領軍企業,不能及時有力發出行業聲音,而大型國有企業的科技創新需求大,且意識強,有利于鎂產業的健康發展。這種情況下,宏觀層面上的引導顯得十分有必要,產業鏈一體化發展與高標準的制訂都需要國家來調控,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鎂產業更好地高質量發展。 潘復生說,國家要培養一批專業化標準工作隊伍,不僅要建立高質量鎂合金標準,更要通過建立高質量標準提高中國在世界中的話語權和產品影響力,擴大國際市場。 對于提高標準的競爭力,潘復生說,一是標準要做到科學化、規范化,確立標準的國際化道路;二是強化國家標委會的責任;三是加大標準資金的投入;四是加強專利標準化建設。他說,國家要鼓勵企業多使用國際標準,少用別國標準,要進一步明確標準的法律地位。 標準制定任重道遠,潘復生希望鎂企業要通過自身努力,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提高標準的內核動力。 我國鎂產業孕育中等待爆發 鎂行業是新興產業,鎂金屬是發展中的金屬,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工業實踐目前都處于起步階段,但我們要充分看到中國鎂工業的發展潛力,下一步,只要堅持做好輕量化政策配套,強化關鍵技術攻關,提升標準質量,突出一體化建設,鎂產業發展必將迎來大爆發時期。 他說,鎂的應用潛力巨大,綠色化、輕量化、功能化優勢凸顯。鎂資源豐富,鎂合金的功能性材料特點突出,鎂產業跨界發展很寬泛。汽車零部件、軌道交通等領域都擁有廣泛的市場,未來在鎂電池、儲氫裝置、鎂醫用材料等方面的研發方向也有極大潛力。未來鎂產業超萬億并不是不可實現的夢想。 在采訪中,潘復生還談到了對于青海鹽湖的鎂資源利用問題,他建議,國家必須以戰略資源的高度,強化國家行為,綜合利用實施開發。那不僅是鎂資源的聚寶盆,還是資源綜合利用的高端示范基地。他相信,中國鎂產業一定會在“國家行為”的宏觀把控中越來越好,越走越穩。 聲明:以上所有內容源自各大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原創作者表示感謝,文章內容僅用來交流信息所用,僅供讀者作為參考,一切解釋權歸鎂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經核實我們會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鳴謝:鎂途公司及所有員工誠摯感謝各位朋友對鎂途網站的關注和關心,同時,也誠摯歡迎廣大同仁到網站發帖、投稿,宣傳您的企業、觀點及鎂人鎂事。 |
2025年4月11日,由亞洲金屬網主辦的第十三屆國際鎂業峰會在福建...詳情
在全球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浪潮下,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詳情
為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戰略號召...詳情
周初鎂市簡述2025.4.21日新的一周開市,國內鎂錠市場整體穩定。...詳情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