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在人體內總量約為21g ~28g,Mg2+為體內含量較多,功能廣泛的重要陽離子之一。體內的鎂可分為細胞內(骨及多種組織細胞中)和細胞外(細胞外液中)兩部分。 一、鎂的生理功能 細胞內與細胞外鎂具有不同的生理、生物化學功能。骨骼是鎂的主要儲備庫。 (一)細胞內鎂的功能 1.是300多種酶的輔助因子,廣泛參與各種生命活動。 2.參與酶底物形成。 3.Mg2+是許多酶系統的變構效應激活因子。 4.Mg2+在氧化磷酸化、糖酵解、細胞復制、核苷酸代謝以及蛋白生物合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細胞外鎂的功能 細胞外液鎂僅占總鎂含量的1%,以三種形式存在。正常人血鎂參考范圍為0.75 ~1.00mmol/L。約55 %的鎂是游離的,30%與蛋白結合,15%與陰離子形成復合物。細胞外鎂的主要功能是:1細胞內鎂的來源;2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血清Mg2+濃度減少將降低神經興奮閾值,增加神經傳導速度;3 Mg2+在突觸前的神經末梢競爭性抑制Ca2+的進入, 影響神經遞質在神經肌肉連接點的釋放。血清鎂濃度減少會導致神經肌肉應激性增加。 二、鎂的代謝 鎂存在于除脂肪以外的所有動物組織及植物性食品中,日攝入量約為250mg,其中2/3來自谷物和蔬菜。小腸對鎂的吸收是主動轉運過程,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腸。長期或短期大量丟失消化液是造成缺鎂的主要原因。 腎是體內鎂的主要排泄器官。 有核細胞中存在的鎂約80%存在于肌肉中,肌肉是維持鎂平衡的重要組織。急性鎂缺乏所引起的低鎂血癥不波及肌肉鎂,慢性鎂缺乏病人雖然血鎂在正常范圍,但肌肉鎂顯著降低。急、慢性高鎂血癥時肌肉鎂均不增加。紅細胞中的鎂約為血清鎂的3倍,故測血清鎂時應防止溶血。 三、臨床意義: 血清鎂濃度降低主要與消化道失鎂、尿路失鎂及攝取不足有關。常見于慢性腹瀉、醛固酮增多癥、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肝硬化、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血液透析病人、慢性酒精中毒、妊娠毒血癥、注射胰島素后(鎂移入細胞內)、慢性腎炎多尿期等。低鎂類似低鈣,可引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強,出現抽搐、強直、反射亢進、定向力障礙等癥狀。 腦脊液鎂降低見于病毒性腦炎及局部缺血性腦病。 血清鎂升高見于少尿、脫水、阿狄森氏病、糖尿病酸中毒、慢性腎衰等。可出現神經肌肉興奮性受阻抑的癥狀,如惡心、倦睡、低血壓、呼吸阻抑等。高鎂血癥可引起房室傳導時間延長。 注意事項:采血后應盡快分離血清,紅細胞內的鎂大約是血漿的3倍,Mg在細胞內是游離的,因此溶血標本不能用做鎂的分析。枸櫞酸鹽、草酸鹽或EDTA會和Mg發生螯合,故不能用這些化合物抗凝。 參 考 值:0.67~1.04 mmol/L(1.64~2.52 mg/dl) 聲明:以上所有內容源自各大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原創作者表示感謝,文章內容僅用來交流信息所用,僅供讀者作為參考,一切解釋權歸鎂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經核實我們會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鳴謝:鎂途公司及所有員工誠摯感謝各位朋友對鎂途網站的關注和關心,同時,也誠摯歡迎廣大同仁到網站發帖、投稿,宣傳您的企業、觀點及鎂人鎂事。 |
根據府谷縣最新統計數據,2025年3月份,府谷縣鎂產量為4.08萬噸...詳情
2025年4月10日上午,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詳情
4月15日,由德創未來質子汽車舉辦的“質鎂先鋒 輕贏未來”鎂合金...詳情
一周鎂市回顧2025.4.14-4.18日本周國內鎂錠市場呈“先抑后揚”的...詳情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