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數據統計:民營企業對國家的稅收貢獻超過了50%,對GDP的貢獻超過了60%,在高新技術企業中占比超過了70%,對城鎮就業超過80%,對新增就業貢獻率達到了90%。 在民營企業中,絕大多數都是小微企業。這些小微企業遍布中國的城鎮和鄉村,已成為吸收就業、促進市場流通、增加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因而,小微企業更是成為兩會熱議的重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營及小微企業的提及頻率超出了以往,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降費減稅與營商環境的改善問題更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重中之重: 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改革完善貨幣信貸投放機制,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不能讓資金空轉或脫實向虛。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大型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鼓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清理規范銀行及中介服務收費。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兩會會場外,也有更多專家聚焦金融體系如何向小微企業傾斜。目前金融系統的微細循環不夠暢通,即便有很多資金,很難輻射到這些微小的企業和部門。 而目前,大多數民企融資渠道都比較單一,銀行借款或股權融資是主要方式,由于大多數采取銀行借款的民營企業也存在信用障礙,借款不容易。相信政府工作報告中釋放的積極信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民企資金壓力,降低其綜合融資成本。 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 而在幾天前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中,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也表示,今年會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 他說,最近中辦、國辦2月14號聯合發了一個通知,就是要進一步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這方面和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是密切相關的,從金融業的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都要進行一些調整。 郭樹清說,從機構來說,現在銀行業的機構數并不是很少,而且五大銀行在市場的份額是下降的。過去十年,大銀行占整個銀行業的份額從50%以上下降到了28%左右,大銀行的比重是下降的。所以中小銀行更多的是面向小微企業,數量是增長的,民營銀行也是增加的。與此同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大銀行業,包括五大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都設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專門做小微企業貸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去年面向授信一千萬以下客戶提供的貸款增長了21.8%,應該說這個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關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他說:“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解決小微企業,包括中型企業、民營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確實是一個系統工程。對銀行來說,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一定要獲取足夠的信息,你貸出去的款貸給了一個合適的企業,這個企業是能夠正常經營的,而不是投資炒作、投機炒作的。貸款的本金和利息是要收回來的。這方面我們這些銀行業做了很多探索。大型銀行,比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運用大數據互聯網前年以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也可以做到很快放款,不良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比如建設銀行只有1%左右。中型銀行,比如江蘇銀行,做得也不錯,也是利用大數據來作出判斷,不良率也比較低。還有網商銀行、微眾銀行、還有互聯網小貸公司,貸款做得也很不錯,不良率也比較低,所以今年我們會進一步推廣這些經驗,在大中小銀行里面普及,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 |
01背景與意義為了響應全球碳中和目標,迫切需要大規模、清潔制氫...詳情
4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詳情
4月9日,府谷縣人民政府、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詳情
本周鎂市回顧2025.4.7-4.11日回顧本周鎂錠市場,整體走勢相對平...詳情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