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們在路上所見的輪轂種類繁多,不同的材質與工藝都影響著每款輪轂背后的價值。日本BBS作為行業內頂尖的鍛造輪轂專家,匠人級別的模鍛工藝讓每款輪轂都是玩車愛好者心中的“改鈴圣品”。 1983年以前,汽車的輪轂普遍都是鑄造為主,BBS作為鍛造輪轂制造的行業先驅,成功制造了鍛造輪轂,宣布著汽車輪轂新時代的到來。 1992年,BBS領先全球推出第一款鎂合金鍛造賽車輪圈,之后又運用從賽車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先進的材料處理技術,設計出該款獨一無二的FZ-MG鎂合金鍛造輪圈。 相比同門兄弟中的FI-R、LM等款式,FZ-MG外觀看似平平無奇可實際上它是整個日本BBS家族中極為特別的存在,這就要歸功于它的材質——鎂鋁合金。 在1992年的F1賽事中,采用了BBS鎂合金鍛造輪轂的賽車,輪轂的輕量化以及更強的吸震特性,讓許多采用這款輪轂的賽車獲得佳績。 鎂合金輪轂優勢 輕量化:鎂的比重大約是鋁的2/3,是鐵的1/4。 強度高:鎂合金的比強度在1.74g/cm3 散熱好:有助于給剎車系統創造更低溫的散熱環境 消震性好:鎂合金受到沖擊載荷時,吸收的能量比鋁合金件大一半。 但同時“鎂”是一種活躍金屬,甚至是與熱水都能產生化學反應,在中學的化學課上,鎂燃燒后發出的白光讓我們記憶深刻。 既然鎂是一種活躍金屬,但出于它是實用金屬中是最輕金屬的性質,日本BBS在開發FZ-MG這款輪轂在材料加工上花費了巨大的功夫。 其中,包括了對輪轂進行了多次的熱處理減少材質的活性,并且不損傷材料的強度以及金屬疲勞度,讓這款獨一無二的鎂鋁合金輪轂成功的展現在用戶面前。 在輻條設計上,FZ-MG的外觀與RZ-D有一些相似,同樣采用了10組Y型輻條組合而成,但是FZ-MG的輻條更具備力量感。 FZ-MG的誕生無疑是偉大的,BBS解決了鎂合金易腐蝕的難題,保留了他的輕量化和高強度、高剛性,這個過程充滿著博弈的成分。但無疑,BBS也是成功的,工藝與材質的創新,成為他們穩居改裝殿堂級品牌的王座。 聲明:以上所有內容源自各大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原創作者表示感謝,文章內容僅用來交流信息所用,僅供讀者作為參考,一切解釋權歸鎂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經核實我們會盡快刪除相關內容。鳴謝:鎂途公司及所有員工誠摯感謝各位朋友對鎂途網站的關注和關心,同時,也誠摯歡迎廣大同仁到網站發帖、投稿,宣傳您的企業、觀點及鎂人鎂事。 |
根據府谷縣最新統計數據,2025年3月份,府谷縣鎂產量為4.08萬噸...詳情
2025年4月10日上午,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詳情
4月15日,由德創未來質子汽車舉辦的“質鎂先鋒 輕贏未來”鎂合金...詳情
一周鎂市回顧2025.4.14-4.18日本周國內鎂錠市場呈“先抑后揚”的...詳情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