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復生 工學博士,重慶大學材料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和日本千葉大學客座科學家。獲國家發明專利130多項。 東江時報訊 記者張薈婷 昨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潘復生做客第二屆科交會藍火大講堂?院士報告會,在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學術報告廳作題為《當代科技發展現狀趨勢和若干思考》和《鎂合金新材料及先進加工技術研究進展》的主旨報告。現場,來自惠州市直機關單位、惠州市有關企業、惠城區政府機關單位、惠州市青年商會代表以及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代表約500人聆聽報告。 資源再生及發現新資源為核心科技問題報告會上,潘復生從中美貿易戰進入主題,嚴肅莊重地向在座聽眾講述了科技創新的基本概念、當代社會面臨的若干重大科技問題、當代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以及為什么要發展鎂合金。“以基礎研究為重點的知識創新是一個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知識創新的突破,技術創新就不可能持續發展,有效的技術供給就是空話。如果把知識創新的主體也放在企業顯然是不合適的。”潘復生向在座聽眾介紹了科技創新體系的三種分類以及創新主體的多樣性。 “解決資源危機迫在眉睫。”潘復生從石油、天然氣、煤、鐵礦、鋁礦等的儲量估計使用年限,并表示現今社會的核心科技問題是資源再生或發現新資源,譬如開發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盡可能實現材料的循環利用以及鎂礦等新礦產或新能源的發現和應用。 “全球科研投入總量呈迅猛增長態勢,2013年的全球科研投入資金高達1.67萬億美元(以目前的購買力平價美元計),為2003年836億美元的2倍,年均增長率為7.2%。”潘復生表示,在信息科技依賴性大幅增加的當今社會,信息科技的競爭已成為國家之間科技競爭的重中之重,全社會對信息科技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全自動化、高度智能化和無人現場操作將成為主流,而人工智能將能夠滲透至各行各業,并助力傳統行業實現跨越式升級,實現全行業的重塑,成為掀起互聯網顛覆性浪潮的新引擎。 “鎂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此外,潘復生提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將成為新熱點,技術加工正在成為我國戰略新產業。為什么要發展鎂合金呢?“因為鎂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潘復生就鎂合金產業的現狀與未來向聽眾進行詳細闡述。他表示,研究鎂合金是因為鎂合金性能特色明顯,應用潛力巨大,譬如鎂合金減震性能好,是鋁合金的25倍以上;導熱性能及屏蔽性能好于鋁合金;鎂合金彈性模量和骨質材料相近,可降解,因此其生物特性也好;此外鎂合金能源特性優異,100%可以循環利用。 “在有效降低能耗和排放的情況下,鎂合金還具有非常好的功能特性,因此在國防軍工、交通工具、3C產品、能源產品、醫療等領域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潘復生說,鎂合金作為戰略性新材料已列入國家規劃。在當今社會,鎂合金應用量已超過30萬噸。其中汽車行業是鎂合金消費的第一大戶。“鎂合金方向盤骨架已在80%以上的汽車上得到大規模應用,儀表盤支架、中控支架、顯示屏支架、空調支架等大尺寸鎂合金零部件已在高端品牌汽車上大規模應用。”潘復生說,此外,還有在軌道交通、摩托車、電源、高導熱產品和高阻尼產品、生物材料上的應用等。潘復生表示,越來越多特大企業的參與將為鎂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更科學的管理保障,節能減排壓力的增大、國防安全級別的提升和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將為鎂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快速增加的市場需求。 |
近日,中國新質生產力聯盟首席顧問、中奧國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詳情
簽約儀式 2025年03月27日上午,在合肥市委副書記路軍、中國工...詳情
2025鎂產業鏈與鎂市場論壇春滿婺江、萬物生輝。4月1日,2025鎂產...詳情
周中鎂市簡述2025.4.2日本周三,國內鎂錠市場延續穩挺態勢運行,...詳情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