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于2019年8月23日與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共同發表稱,通過納米規模控制材料組織,成功制作出了兼具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輕量鎂合金。 鎂(Mg)作為輕量高強度材料受到極大的期待,但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各向異性的六方晶體結構,在延展性/加工性上仍存在難點。 該研究發現構成鎂合金的晶粒大小在1μm以下超微化,具有高強度和較大的拉伸性并存性。 該研究采用Mg-6.2%Zn-0.5%Zr-0.2%Ca合金(mass%),通過高Pressure Torsion(HPT)的巨大變形加工工藝進行極大的變形加工,之后進行了各種溫度/時間的退火熱處理。最終,成功制作了完全再結晶組織平均粒徑在0.77μm~23.3μm范圍內的多晶試料。 對具有這些平均粒徑的鎂合金,在室溫下進行拉伸試驗,即使粒徑在1μm以下,從彈性變形開始塑性變形后,表現出足夠大的加工硬化,實現了高強度和極佳的延展性。 調查樣品的變形組織發現,隨著晶粒的細微化,變形雙晶的形成受到抑制,粒徑0.77μm材料中幾乎不產生變形雙晶。 不產生變形雙晶會抑制晶界的破壞,不會發生三維變形。用透射電鏡觀察粒徑0.77μm材的變形組織,除了導致滑動的轉位外,還可以看到通常不活動的錘面滑動引起的轉位。 研究者們認為,這些變形機構的戲劇性變化,是實現高強度和較大的拉伸性的主要原因。 晶體粒徑小于1μm的構思可以應用于其他金屬和合金,并可能產生特殊變形機構的活動。對其他材料的材料組織進行納米級控制,以加深對整個金屬材料的變形和破壞的認識。研究人員正在推進具有優良力學特性的構造用金屬材料的開發。 聲明:以上所有內容源自各大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原創作者表示感謝,文章內容僅用來交流信息所用,僅供讀者作為參考,一切解釋權歸鎂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經核實我們會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鳴謝:鎂途公司及所有員工誠摯感謝各位朋友對鎂途網站的關注和關心,同時,也誠摯歡迎廣大同仁到網站發帖、投稿,宣傳您的企業、觀點及鎂人鎂事。 |
2025年4月11日,由亞洲金屬網主辦的第十三屆國際鎂業峰會在福建...詳情
在全球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浪潮下,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詳情
為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戰略號召...詳情
周初鎂市簡述2025.4.21日新的一周開市,國內鎂錠市場整體穩定。...詳情
請發表評論